其他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其他 > 正文
2023年十四五期间申报黄浦区行规示范校自评报告
发布日期:2023-11-21    作者:陶玥

多管齐下,使每棵小草向阳而生

上海市黄浦区中华路第三小学申报黄浦区行规示范校自评报告

上海市黄浦区中华路第三小学是坐落于上海老城厢内的一所百年老。作为上海市第一批新优质学校,始终重视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年来,学校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先后获得了上海市十三家庭教育基地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区行为规范示范校、区语言文字达标校、区心理健康达标校、区优秀少先队大队区市民基地等荣誉称号,展现百草园的办学理念——让每一棵小草在百草园健康成长开出自己最美的花。

近五年基于办学理念,围绕百草园”育人目标“让学生以自信的姿态,沐浴着阳光雨露,在‘百草园’中快乐嬉戏,自由汲取,幸福成长”,努力建成办学内涵丰富,办学特色凸显,令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现代小学。学校始终将学生行规教育作为重点工作,尤其在近几年的创建阶段,重点开展如下工作

一、夯实保障,彰显文化

(一)完善组织架构,明确管理职责

学校成立了行为规范教育工作组,通过“家-校-社”联席会议机制、“校-年级-班级”家委会运作机制、学校行政会议机制、“学校-年级-班级”德育管理机制的有效运作,推进行为规范教育的分层落实。

学校由书记、校长担任组长,统一领导,全面负责;副书记、副校长、工会主席、其他行政干部及校级家委会担任副组长,从规划计划,职责到制度,从部门到人员,做好管理、协调、保障等工作,保证各项重大活动及制度的贯彻和落实,并负责检查和考评,做好资料存档工作;大队辅导员、年级组长、班主任、学科老师、年级和班级家委会担任组员,依托全员导师制,学校实行全员德育工作制,具体落实开展好各项教育活动,形成行为规范教育合力。决策层、执行层岗位职责清楚,要求明确,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形成了促进行为规范有序开展的管理机制、管理流程。

(二)发挥家长职能,促进协同育人

学校成立了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与家委会共同制定家委会管理制度》,创建父母课堂课程。借助黄浦区教育局购买的家长慕课发送名家讲堂,定期向全校家长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指导培养孩子良好的家庭行为习惯。各级家委会在广泛参与学校管理、进行监督的过程中,配合学校开展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和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等。

(三)优化顶层设计,彰显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行规工作的精气神,我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结合学校顶层设计《打造“百草园”特色学校 丰富“芳草盈盈”文化内涵》五年规划的实施,把行规工作外化于形、内化于心,把建设“芳草盈盈,向阳而生”的育人环境当作落实育人目标、贯彻办学理念、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营造能触动学生心灵的人文教育环境。

二、日常管理,知行合一

学校制定了《走进“百草园”教师守则》“百草园”学子手册》,以规范匡正师生的行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双向达成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健康成长最终目标。

(一)自上而下,加强宣传

学校利用微信公众号、升旗仪式、晨间广播、少先队活动课、楼道墙面、校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地养成好品格,在育人氛围中明智成规。

学校的教育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开展了系列教育主题活动:三色普绘“红”热忱之心、“绿”奉献之心、“蓝”研学之心),开展“心目中的好老师”评比。开展党、团员教师、班主任与特殊学生的“双结对”活动。

在班级建设方面,进行“行为规范示范班”评比和“一班一品建设”活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由校领导宣布获得行规合格班的班级,并指出大家在行规上需要改进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及时改正。行规教育、班队会、少先队活动课上的行规主题教育,是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加强广大中三学子行为规范教育的最佳教育时机,故事、课本剧、案例分析生动的教育,规范了学生行为,固化了优良品质。

(二)自下而上,反馈巩固

学校制定的“百草园”学子手册》围绕育人目标,分为三个一级目标,下设九个行规内容,并明确各年级的具体要求。中三学子们在班主任和家长的帮助下学习手册,内化吸收,是百草园学子的行为准则。

另外,学校少先队依据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开展执勤中队行规检查活动。每周从执勤中队中表现出色的队员,挑选出两位光荣升旗手,并在升旗仪式上介绍相关事迹,达到榜样宣传作用。每周执勤检查情况,由大队部反馈到各个班级,以便学生对照、反思、改进行规上的薄弱环节。学生经历了自下而上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过程夯实了每一个学生的行为规范,达到了知行合一的效果。

三、特色课程,构筑品牌

行规教育的认知在课堂,但是它的实践却在课外。学生的行规体验与实践主要做到与基础学科融合,与德育特色课程结合,这样既有日常渗透,又有特色体验,从而将行规成果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华“小八腊子”。

(一)基础学科,日常渗透

在基础学科中,百草园教师们积极挖掘、关注各科教材中的行规教育内容,形成了“小八腊子”“思政+”课程。例如在语文学科中,教师们挖掘《军神》《小英雄雨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课文中的人物精神品质,培养中三学子立志向,修品行,练本领;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挖掘各类资源,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党、爱学校、爱集体的品质,鼓励学生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体育足球《篮球》《冰壶》等课程中开展规则意识的教育;在拓展课小手建家园》《超级变变变》等课程中进行环保教育。

(二)特色课程,形成品牌

学校根据中三学子的不同年龄特点,以“小八腊子”为系列,开发了“百草园”特色德育课程,分年段、有主题开展课程学习,取得了良好效果。

学校分年级开展了“小八腊子”学礼仪课程,一年级“不一样的九月”学习准备期课程,在一年级班主任带领下,培养好习惯;二年级“我是少先队员”入队课程,在大、中队辅导员和高年级小辅导员的帮助下,学习队知识,分批入队;三年级“十岁集体生日”,邀请家委会家长共同参与,回顾成长点滴,感恩父母和师长的付出;四年级“清明祭扫英烈”,学校在大、中队辅导员的带领下学习英烈故事,传承优秀品格,清明节在家长陪同下,前往烈士陵园祭扫,继承革命精神;五年级“难忘母校时光”毕业季活动,五年级的学生共同追忆五年里的点滴成长,表达对母校,对师长的难舍之情。

2017年起,学校与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合作,开发了《“小八腊子”玩转世博会博物馆》课程围绕“畅想2030”、了解 传承 创新主题经过多轮升级,2022年课程来到了3.0版本,以PBL项目化学习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学习参观礼仪,展现中三学子风采,该课程也成为了黄浦区区级共享课程。

学校少先队在学校党支部创建“党团队共建红色育人阵地”特色品牌下,开展了“小八腊子”学“四史”、“小八腊子”学“二十大”、“小八腊子”滨江寻美等系列特色品牌活动。党支部指导教工团支部、少先队发挥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少先队活动课、红领巾志愿服务岗等阵地育人功能,深入开展“小八腊子学宪法”“一江一河看上海”“小八腊子”国家公祭日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用儿童化的语言和视角讲好英烈故事、国家故事、改革故事,引领党、团员教师和少先队员的思想,传承红色基因,规范良好言行。

(三)合作共建,拓宽边界

学校多年来,充分利用在地文化资源开展各种课程活动,与小东门街道、外滩消防中队等多家单位成为了德育合作基地。学校以“学做大写的中三人”为主题,建立“红领巾志愿服务队”、“小八腊子红领巾宣讲团”,围绕黄浦争创文明城区活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重阳敬老活动、环保宣传活动、水陆联动实景党课等活动,将行规教育从学校延伸到社区,拓宽了行规教育的边界,得到了基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一次课程活动,就是一次教育;一次课程活动,就是一次收获。这些德育课程实践活动,充分展现百草园礼仪有内涵、有素养学子形象

四、自主评价,向阳而生

为了培养行为规范良好,积极主动,自信向上的中华“小八腊子”。学校在学生的行规评价手段上,也不断下功夫。

20223月学校教导处和少工委通过研究,决定结合少先队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设计了《行为规范教育学校特色章争章手册》,该手册的争章活动目前在三到五年级运行。这本手册的争章活动既是学校“小八腊子”学礼仪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少先队红领巾奖章特色章争章活动。

手册共设计了仪表章、勤俭章、平安章、勤学章、规则章、风采章、启智章、劳动章共8枚奖章,分两个学期,开展争章活动。而争章活动延续了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的特色,强调自主评价,学生在班级中自主成立争章小组,在中队辅导员的帮助下开展争章活动,然后由学生进行自评、小组评,最后由每班的争章小组组长,拿着组员的手册到大队部粘贴相应的奖章。同时,每枚奖章结束,会在升旗仪式上进行活动小结,由学生代表分享争章感言,向全体学生再次强化争章要求。学校希望通过自我教育,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形成中三百草园特色的行规教育方式。

“百草园”是一个美丽的家园,环境能育人,文化能育人。在校园大厅、中庭、走廊等空间,可见行为规范要求,可见行为规范评比结果,可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身影;“喜阅书屋”、“书香满屋”年级书柜,让学生在午间休息时,随手可以取阅;“沁馨小屋”心理室、团队活动室,是学生舒缓心理,和老师说心理话的好场所;低年级“幼小衔接”兼顾学习心理和学习成果的展示功能,富有童趣,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心理。

创建行为规范示范校是学校一项长期工作。我们相信,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探索与实践,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在家校社的共同努力下,“百草园”的中华学子们一定会快乐嬉戏,自由汲取,向阳而生,幸福成长!

202311

分享到: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 ©黄浦区中华路第三小学
地址:上海市乔家路7号 电话:63771010
沪ICP备15052465 沪公网安备号:31010102006430